之前的育兒嫂阿姨要離職了,最近又在找育兒嫂阿姨,看了好多育兒嫂簡歷,感覺找好的育兒嫂阿姨真比找一個好老公還難。
面試了一個據說剛下單的阿姨,簡歷上寫著四年工作經驗,什么時間哪一戶幾口人家里多少平方非常詳細。問她在上個雇主家每天做什么?居然回答說不記得了,問她什么時候下單的,最近,追問了一下家政公司,家政公司承認這個阿姨是新手。
下一個,工作經驗4年,自我介紹喜歡講故事,唱兒歌,讀繪本,愛跟寶寶互動。面試的時候發現阿姨帶著濃重的河南口音。聽了家政公司的話,說她經驗豐富,讓她過來了。帶寶寶出門體檢,安全座椅那么大個在車上安著,完全沒有把寶寶放安全座椅的意思。給她布書《小蝌蚪找媽媽》,從頭到位只會說一句小蝌蚪找麻麻(自己代入河南口音)。抱寶寶的時候全程沉默不說話,來了一天讓走了,這個簡歷感覺像是復制粘貼過來的吧。
再下一個,面試了一個朋友介紹的本地阿姨。問之前工作經驗,說是之前都在市領導家庭還有本地知名企業家庭做。問我預算多少,因為她工資很高,要12000一個月,一周休4天,如果是31天就休5天,可以加班,但要雙倍工資。國慶,春節三倍工資,我覺得我是有點請不起了。
繼續下一個,我媽聽人介紹的本地阿姨,51歲,我說年齡太大了,體力吃不消的,而且就是抱抱孩子啥也不會還要8000一個月。然后過了兩天,我媽說現在只有53的了,51的都去上單了。
什么樣的人都能自稱育兒嫂,都還有市場。這供需嚴重失衡啊。雇主都是卑微的甲方,也卷得不得了。工資一個比一個開的高,工作內容一個比一個少。畢竟誰都想請到優秀省心的阿姨。
我個人對育兒嫂的要求是年齡在40歲左右,有三年以上工作經歷,有育嬰證,早教證,普通話標準,會講繪本,喜歡跟寶寶互動。會做輔食,能帶睡,最好少休息,就是主要專門帶寶寶,寶寶衣服有洗衣機,這樣就可以了啊,這要求感覺也不多吧,怎么就還那么難找呢。